|
什么是小儿腺样体肥大?发表时间:2017-07-24 09:31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,位于鼻咽顶与后壁交界处,形似半个剥皮橘子,表面不平,有5-6条纵行沟隙,居中的沟隙最深,形成中央隐窝,在其下端有时可见胚胎期残余的凹陷,称咽囊。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,在6-7岁时最显著,一般10岁以后逐渐退化萎缩。 腺样体因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,并引起相应症状者称腺样体肥大。本病多见于儿童,常合并引起慢性扁桃体炎。常见的病因为急、慢性鼻咽炎的反复发作,鼻及鼻窦的炎症亦可循其黏膜累及腺样体。 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症状: 1.局部症状 腺样体肥大可堵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咽口,故症状呈多样化,常可引起耳、鼻、咽、喉等的症状。 (1)耳部症状:腺样体肥大或咽鼓管咽口淋巴组织增生均可堵塞咽鼓管咽口,引起分泌性中耳炎,出现传导性耳聋及耳鸣,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中耳炎。 (2)鼻部症状:腺样体肥大常并发鼻炎、鼻窦炎,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。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,睡眠时打鼾,严重者可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。 (3)咽、喉及下呼吸道症状: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黏膜,常引起阵咳,易并发支气管炎,可有低热,下颌角淋巴结肿大。 (4)由于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,可引起面骨发育障碍,如上颌骨变长,腭弓高拱,牙列不齐,上切牙突出,唇厚,上唇上翘,下唇悬挂,加上精神萎靡,面部缺乏表情,出现所谓“腺样体面容”。 2.全身症状 只要为慢性中毒及反射性神经症状。患儿厌食、呕吐、消化不良、全身发育和营养状况较差,并有夜惊、磨牙、反应迟钝、注意力不集中及性情烦躁等症状。此外,长期呼吸道阻塞,肺换气不良,可造成胸部畸形。 对于日间张口呼吸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、学习成绩下降、夜间睡眠打鼾的儿童,家长应该注意孩子是否患有腺样体肥大。应进行如下诊断: (1)患儿张口呼吸,有时可见典型的“腺样体面容”。 (2)口咽检查 硬腭高而窄,常见脓性黏液从鼻咽部流下,常伴腭扁桃体肥大。 (3)前鼻镜检查 充分收缩鼻腔黏膜后进行检查,可在鼻咽见到红色块状隆起。 (4)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可在鼻咽顶部后壁有纵行裂隙的分叶状淋巴组织,象半个剥皮的橘子。 (5)触诊 用手指作鼻咽触诊,在鼻咽顶及后壁可扪及柔软块状物。 (6)X线鼻咽侧位片及CT扫描 可见鼻咽部占位性改变,鼻咽间隙狭小,有助于疾病的诊断。 对于具有典型症状并明确诊断的儿童,应避免施行腺样体切除术,以使症状达到改善,发育及营养状况尽快趋于正常。可以使用我专科研制的方案,中医的治疗方法外用内调,效果特好,可以免除手术切除的痛苦,但如扁桃体无明显的手术指征,不需切除腺样体。腺样体一般在患儿10岁后自行萎缩消失。由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多于腺样体肥大有关,目前在临床上对8岁以下的患儿,腺样体(切除术)被我所已逐渐改为中医中药的常规治疗,替带了腺样体常规切处手术,免除了手术的风险和患儿的痛苦。
文章分类:
健康百科
|